< 返回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寺院导览 > 共修内容

【每日佛法】

发布日期:2022-02-13 来源:http://www.dongfengsi.com

 

谦忍得长寿

        有一个年约五、六岁的小童子,一天来到佛前,对佛陀说:「伟大的佛陀,愿您赐给我长寿!」

        佛陀和蔼的说:「善童子!小小年纪为何要求长寿呢?」

      「外道相师告诉我,说我福慧具足,惟受短命报。慈悲的佛陀,愿您为我开示方便,令我寿命得以延长。」小童子恭敬的回答。

      「善童子!每个人所受的罪福苦乐,都是自己所造作善恶业的结果,不是他力所能主宰的啊!」

        佛陀接著说:「善童子!要求得长寿安乐,必须为人谦忍,对人恭敬。」小童子听受佛语,从此将谦忍、恭敬实践于生活中。

        数月后,有一鬼王因与童子有宿怨,化成一个婆罗门,前来取命。童子不知是鬼王化身欲来加害于他,见婆罗门到家中来,照常恭敬供奉婆罗门,而且谦忍礼拜。鬼王心想:「此童子乃是大善之人,怎能加害他?应该让对人恭敬的人恒受恭敬,谦忍的人常得福乐。」

        鬼王如此一想,瞋恚顿息,于是离别而去。

        小童子因谦忍恭敬而免去祸害,并得寿命延长,这是启示我们,若能奉行佛法,恒常谦忍,自然能以德化人。

        感想:对每个人来说我们都会面临着“忍辱”的考验。小故事中有一鬼王因与童子有宿怨,化成一个婆罗门,前来索命的事,在我们平常生活中也时有发生。在单位、在家庭中,经常会发生被别人误解的事。如何应对呢?佛教的“忍辱”与“自他相换”值得我们去学习,懂得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胸怀和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量,那么世人将会化仇敌为亲友。所以佛教把“忍辱”作为非常重要的修习法门。当一个人身处逆境能微笑面对时,心量自然宽广,智慧也会更加增长明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