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返回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寺院导览 > 住持专栏

我们身边真正的大修行人——记念青萱师公上人

发布日期:2023-08-21 来源:http://www.dongfengsi.com

我们身边真正的大修行人

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记念青萱师公上人

 

        上个世纪,在民风纯朴的闽东,高僧辈出,而管阳堵头景峰寺的上青下萱师公尤胜。其懿德和道行影响了这一地区人,也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。师公上人,是我在闽东唯一亲近过的那个时代的大德。其行平凡朴素,却处处体现不平凡的行宜与懿德。早已渐行模糊的记忆,因为福鼎佛协及景峰寺常住在2021年11月27日为老和尚举办“100年诞辰”纪念日,又把我这些记忆激活了。以下分享我所认识的师公上人。

 

         一、与师公上人的因缘

        早年听说,中国的佛教在福建,福建的佛教在闽东。柘荣在闽东佛教中,无论是寺院,还是僧人,都是最薄弱的。在我孩童的记忆里,柘荣的佛弟子包括我母亲,都往福鼎寺院去皈依,并时常亲近大德师父。居士们都叫师公上人为“楮楼师公”。大约在1989年,我家菩萨(我母亲)要去寺院居住,因人推荐去景峰寺,师公安排她煮饭。以此因缘,我在佛学院放假时都去景峰寺,因此能亲近师公上人,是我出家路上的助道因缘。只可惜那时候刚刚出家,不知道怎么亲近善知识,不知道怎么请教问题。呵呵,如今回想起来,那时候的我,傻得很可笑!

        在我印象中,师公身材高大,铁色的皮肤,挺着如弥勒菩萨一样的大肚子,低眉慈眼,稍显微胖,但举步轻盈。走路时眼睛只有看面前二三米,从来不抬头远望,更不东张西望的。

        师公上人早年就发愿一辈子都不收徒弟。我家菩萨的道心和在寺院中的承担,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,赢得师公上人的信任和重视。93年我家菩萨要剃发出家,师公上人为她剃除三缀顶发。因为身体不适,我带到厦门。

        而我家菩萨在那里居住5年的时间里,熏习到念佛人的道念和用功方法。从此之后她变得聪慧和道业精进,为她修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回到柘荣之后,在精舍静修几年都不出门,不攀缘,日夜精进不懈地念佛拜佛,赢得柘荣所有佛弟子和所有认识的人的尊重和爱戴。感恩师公上人!

        二、引导与教诲

        有一次在景峰寺,有人在打花鼓,我觉得好听,就在那里学,师公从对面房间出来,远远地就喊:“不要学,不要学,不要学花鼓!”

        中午吃饭的时候师公解释说,学了花鼓就会去赶经忏。赶经忏就不能安心用功办道了,障碍修行,所以不要学!年轻人好好学习佛法教理,不要去参加赶经忏!这个观念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,一直影响着我的出家之路。之后几十年一直都不学花鼓,不从事经忏。——最近再次听了界诠法师在视频中介绍:师公的师父是赶经忏的,三十多岁就吐血而死。师公看了此事,发愿今生绝对不赶经忏。至此我更加明白师公为何这样坚持不赶经忏,也不让我赶学花鼓赶经忏。

        三、普贤菩萨行仪

        师公上人在陕西终南山与普慈师父结茅同修。其间常有虎狼环绕于茅蓬,但皆相安无事,有惊无险。

        我每次假期回到景峰寺,老师公就让我读诵《华严经》。把他房间里面的那套《华严经》给我读。在在这样偏远乡村小寺,住众少,年轻人更少。每当看到老人家作事情,我去帮忙一下。老师公看到了,都叫我回房间读《华严经》,不要做事情。其他老菩萨们还送点心到房间,实在过意不去。一个月假期下来,《华严经》还没有看完,师公有点失望。那时候也没有特别放在心上!如今思来,惭愧得不得了啊!下一个暑假去,还是没有读完《华严经》!师公上人一再嘱咐我要学习《华严经》中的普贤菩萨的精神和行持!这在我出家修行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,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!在弘法之初,每年都带大家学习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。每当这个时候,就异常怀念师公的嘱咐!纵观老师公的行迹,一生都是在实践普贤行啊!

        界铨法师在视频中说:在瑞云寺去拜见师公的时候,师公开示法界观,并说:“一切众生是同体的,都是我身上的肉。”界铨法师讲述:“不知道为什么,这么一个老和尚懂得这么多,这么深”!

        我以为答案是这样的:在终南山茅棚中没有其他任何经书法宝,唯一的一部《华严经》,因此师公上人天天读诵。这是师公亲口告诉我的。像他这么单纯而且善根深厚的菩萨种姓者来说,十年光阴,一门深入地专修《华严经》,造就了何等的菩萨胸怀和菩萨境界!!!

       四、戒定慧的功德

      (一) 在北京佛牙塔灵光寺闭关的时候,所住的关房经常闹鬼。以前其他人住的时候,关房也闹鬼。每天关房就像刮台风一样,大风呼啸,振得门窗摇晃嘎嘎作声。有天老人就开示了一些道理,跟鬼神说:“你不要打扰我修行,假如我修行有功德,你也是有功德的。假如你也一起修行就更有功德了”。第二天一条狗到房间来,师公就知道那些作怪的鬼变来的。于是又给他皈依开示。从此以后就没有任何动静了。

      (二)隔壁五年了还都不认识。界诠法师说:天童寺禅堂5年,还不知道邻单是谁。有一天在洗衣服碰到一师父才知道同是福鼎人。

      (三)发愿一生不做当家,不收徒弟和皈依弟子,他觉得这是修行的障碍。老和尚做到了。他的同参却违背誓言了,老和尚把他点出来。

        他睡觉不睡觉都能够念佛,心里非常清楚,行住坐卧都能够念佛。

      (四)小隐隐于山 中隐隐于市(闹市、村庄)

        离开终南山后,路过北京,逢吴姓居士盛情邀请,热心款待,并邀请住法源寺,闭关静修三年。三年后,回到福鼎管阳骆驼山,与青芝、青意两师同修。文革开始,社会不安定,寺院也惨遭扰乱,无法安心办道,三人遂从此分手。上人前往浙江临安玲珑寺参学,玲珑寺农禅并重,上人在那里过着亦农亦禅的生活。不久全国破“四旧”开始,各地寺院被毁,僧尼被迫还俗。上人只好回到家乡,现居士身,生活简朴,随缘安居,参加生产队劳动。日间劳动,晚上依旧行禅念佛,向道之心未曾丝毫改变。其中有一段时间被安排在农场养猪。大家觉得他表现非常好,像个真正修行的菩萨,不忍再让他养猪,放他自由。于是住山三年。没有人送食的,自己也一无所有。清风为友,日月作伴!于是采摘树叶充饥。那座山到处都是死人骨头,随处用脚踢一踢都是死人骨头,所以被叫做“棺山”。师公没有丝毫倦意和害怕,只管自己打坐经行,念佛修行。后来。越来越胖越来越白。 三年之后回来就是白白胖胖的样子。这也是师公亲口说的。

        五、善巧方便度众生

      (一) 处凡尘 若虚空

        以下是据西洋吴婉英居士描述师公上人回到西洋的情况。

        1、清净自守  平时都是砍柴火维持生计,晚上回到屋里就闭门用功打坐念佛,不跟邻居、旁人闲聊的。隔壁的人都能听到他的念佛声。

        2、平常日用,只捡些柴草出卖,以济日用,价格全由买主自定,给多少收多少。有人要柴火,要求送到锅灶边,他从也不计较,就亲自送去。

        3、农村的房子,周边都是猪啊、鸡鸭啊,到处是鸡鸭屎尿和鸣叫声,很吵闹。他老人家从不生气、从不嫌弃、不抱怨。

        4、上山砍柴都是拾干柴,不砍生株;

        5、有时候柴火挑到街上买,也有村里人让他代买猪肉回来,他也接受,不怨不嗔不恼。

        以上这些情况是我们一般出家人接受不了的,而师公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。乃真修行的大德菩萨!

      (二)随缘善巧示教

        1、这位吴婉英是村里脾气最大的一位,没有人愿意与她交朋友,但是师公感化了她。她口口声声都说:“今生幸运遇到师公,慈悲耐心地引导我走进佛门,否则真的要下地狱的!一生感恩不尽!”

        有次柘荣的居士找师公,后来要下雨了,师公向她借斗笠,婉英拿出自己的斗笠,但是边缘都松掉了。还回来时,师公跟她说:“你的这个斗笠虽然坏了,但是比别人新的还要有价值。因为你及时的贡献出来,为她们挡风雨,护送到家。”婉英感动极了。

        2、那时候很多去寺院的人都不知道念佛,不好意思念佛,师公跟她们说,偷盗才应该不好意思,念佛不要不好意思。在师公不断地鼓励之下,她们才开始念佛。

        3、过去的时代,农村人经常到溪水、田里捞鱼、捕杀一些螺蚌等来生活。这个婉英经常叫唤身体痛。在一次因缘中,师公对她说,你现在这样一点头痛不算什么,将来堕入地狱,那样的苦甚于现在无量倍,你怕不怕?如果怕的话就不要再作这些了。婉英听了之后,感到害怕,断然“金盆洗手”,之后也劝其他人不杀生。

        当离开西洋村的时候,全村老少都哭泣着送到村口。因此,村上的人都清楚师公的行仪:知行合一、表里如一、内外一致,随缘度化,善巧方便。

        师公上人点点滴滴的言语行为动作,都是教化和示范,处处显现慈悲和智慧之善巧方便。这就是大菩萨示现。在这样污浊、复杂的尘世,他卓尔不群、如如不动,不被干扰,不被沾染,就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,濯清莲而不妖!

        六、重建景峰寺

        1、闭关瑞云寺

        在我的记忆里,师公上人一辈子,大多的时间都在闭关。83年以后,他52岁,被邀请回到瑞云寺,帮助恢复祖庭。大家认为师公有德行,能令重振起来。师公去闭方便关。

        2、师公上人的德行远播之后,堵头村美人山村(师公出生的村庄),共有36人合力邀请师公回去,都准备重建景峰寺的材料,师公开始是不答应的,后来拧不过大家,也就答应了。回到村里 重建景峰寺,整修寺宇,农禅并举,领众熏修。带领大家念佛修行,大殿每天念佛不断。自己每天还读《华严经》,实践行普贤菩萨精神。不仅在福鼎、柘荣威望高,曾经也有外地居士来。比如广州等地方的居士来看望。听说往生的那几天就有外地居士来。

        3、所有来客都不令空手而回,有糖果或水果等带走。经常有人来卖假货,师公明明知道就是不说破。有人问:那人是假的,骗人的!他说,人家这么老大远来到这个偏远的这里,很不容易,骗到这里来,必定非常困难有所求。我们布施吧!

        4、那时候净空法师的讲经碟片初次流传到这一带,那些老居士们热心听法,每天都听。一段时间之后那一班居士要求不要早晚功课,坚持了好多次,师公上人始终未答应。择善固执。两三年之后,那一班听经的居士们,大约有七、八位,集体辞别,因为要上早晚课,师公不为所动,坚持下来。

        七、深广的慈悲心

        慈悲的性情深深烙在他的骨子里。

        1、师公上人在青岛带回来的太子参,第一年种的时候,收益就很好。隔年再种,有人晚上到地里偷。师公怕小偷看不见或者摔倒,就自制了灯笼,点了很多灯照亮,并且还把小锄头放在地里,方便他们来挖。福鼎官方曾经有报导过。柘荣成为太子参之乡,全县人民都应该感恩这位默默奉献的先人。

        2、在我的记忆里,师公上人一生中除了最后9年的生死关,之前至少7次闭关。所以一生中,不是在关房中,就在山中修行。大概在瑞云寺的关房内,开始有很多蚂蚁和蟑螂,师公与它们沟通,放白糖等给它们吃,过一段时间,既然完全没有了。因此,给这些动物吃东西,不一定就是招感它们来,师公的慈悲感动了渺小的蚂蚁,不再打扰师公修行了。

        3、六十年代住终南山时,兄弟写信说母亲病危,叫他回来。他回信说,我道业未了,没有脸见母亲,待我道业有成了再回来。结果母亲死了也没有回来。71年,因为整个国家局势的原因,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母亲的骨骸。看到骨灰盒倒在路边,又哭了三天。后来与兄弟一起把母亲骨骸做了简单的坟墓。之后还常常思念母恩无以回报,于是就选择在家乡不远的溪水边,每天放蒙山来超度一切鬼神来报答母恩。这样坚持了十来年。有次在溪水边打坐,期间雷雨交加,后来家人来找他。他睁开眼睛之后,发现自己的衣服都湿了。他自己还问,我衣服怎么会湿掉呢?这说明他在禅定中,打雷下雨都没有感觉。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4、在湖北放牛。牛被豹子咬伤。他伤心、痛哭,三天不吃饭,发誓以后绝不放牛了!84年回到瑞云寺,大殿上梁,放很多鞭炮伤及池鱼,又有油腻洗碗水倒入池中,鱼死了大半,他也极其悲痛。哭了一天不吃饭。

        师公上人对动物的悲心,跟对人悲心是无有丝毫差别。只有真菩萨才能如经律论中讲的“一切众生都当做累生累世的父母”,师公的这种情怀,淋淋尽致体现了深广的慈悲心!

        八、闭生死关

        最后一次见到师公上人是在厦门鸿山寺。大约是1993年或1994年,由新加波某居士捐建的闭关房十万元,师公上人亲自来领钱。老师公托人来闽院找我,去鸿山寺见一面,有提到闭生死关,也问了我家菩萨的情况,并鼓励了几句。印象中,当时的我应该很木讷,没有多大的反应。

        一九九四年闭关楼落成,于农历十月二十七日上人宣告四众:要闭生死关。准备就绪后,身边只带一尊三接引佛像和几本经书,告别几千缁素进入闭关楼。

        据护关师说,闭关九年当中,没有跟外界联系过,没有生病,一直精神愉快,连感冒都没有,没吃过一粒药,连咳嗽都没有。两年前就交代,我往生之后如何如何。此次,提前八天找护关师交代,我往生后不要拜忏、不作佛事,不要摆宴席,十二个小时之后,你就把我装龛里,再通知大家。护关师说一般人家都是24小时,老人说我12小时就够了。师公已经达到了生死自在,不需要别人的助念,自己有力量把握生死之事的功夫了!多么了不起的一代大德!是我们每一位出家人学习的楷模。

        九、预知时至

        2003年4月12日,上人突然将关门打开,交待护关师将所剩物品妥善安排,分送诸位同修以结缘,并将几年来四众供养的钱款汇往杭州天目山印经,或刻制录像片,作法布施。农历四月初三,上人交待护关师及三位重要的居士往生后事,并且写好遗嘱张贴起来:不许排场,不开追悼会,一切从简,并邀请四人一同念佛,下午二点十五分上人作吉祥卧,在佛号声中安详示寂,享年82岁。荼毗后,得五色舍利花与舍利子。——师公上人早就知道自己离开世间的时间,把一切安排得妥当,心无挂碍地安详示寂!

        何其伟大!何其殊胜!师公上人是真正的佛子,绍隆佛种,做如来使!时刻在实践佛陀所说教法,让我们看到真正修行的希望,现身印证佛陀所说经教!末法时代万万人修行,真正预知时至的人如凤毛麟角,而师公上人为我们示现了预知时至并往生的榜样。这是闽东人的幸运!是闽东人之福!

        师公上人童年入道,自幼就刻苦行持,淳朴敦厚,绝俗离尘,冰魂雪魄,德配天地。其为道之心荡荡如磐石;厚德之行巍巍如巨峰!其心量广大如虚空,其慈悲平等大海!一生都在践行普贤菩萨的大愿。恰如《处世梵》中形容:

        处世间 如虚空 如莲花 不着水 心清静 超于彼!

        愿师公上人的德行永远鼓励着我们后来人!!!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惟明谨记于柘荣东峰寺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2年1月